融兴人物 | 陈斌斌——我不是追求完美,我只是不想有遗憾
发布时间:
2019-11-13 15:15
来源: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在全体融兴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新承接业务和完成产值指标双双超过50%,这是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尤其是集团工程部在陈斌斌经理的带领下,在夯实项目管理基础,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落实集团提出的“强管理、树形象”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集团总部工程部经理陈斌斌同志积极认真践行韦董提出的奋斗精神,作为公司员工,他严以律己,慎独自修,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提升自己;作为集团主管,他与部门员工荣辱与共,带领出一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胜仗的优秀团队;作为一名融兴人,他不忘初心,日复一日地践行着集团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他是无数默默奉献的融兴人的缩影!
01.前言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基督徒,掉到了海里。他在海里挣扎的时候,遇到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说不,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他在海里继续挣扎。然后又来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还是说,不行,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最后他精疲力尽被淹死了。他的灵魂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他埋怨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说,其实,我已经派了两艘船去救你了。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当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有的人会把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当做借口;当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有的人会把没有准备、太过繁琐当做借口,而当他们一次次错过晋升、成长的机会,他们却开始怨天尤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公司不给机会,抱怨领导不赏识自己!
现任工程部经理陈斌斌就是一位看上去运气很好的人,热爱运动的他总是充满了活力,一张轮廓分明的脸让你很难将他与建筑工地、钢筋水泥联系在一起,然而刚刚年过三十的他已经是融兴集团工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建筑公司,工程管理部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集团的生存发展。何以领导将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资历尚浅的他呢?是因为他运气好机会多吗?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陈斌斌的成长经历。
01.慎独自修 笃实好学 抓住每一次机会
陈斌斌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建筑公司的时候,带他的同事就被他吓了一跳,你真的是刚毕业的吗,怎么这些软件你都会用,怎么这些事你好像都有经验。陈斌斌笑着说,我确实是刚刚毕业的实习生,不过我其实已经有两年的工作经验了。
大学的时候,陈斌斌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学院教授的助手,有空闲的时候就跟着教授,帮他做一些杂事,偶然有一次,教授无意说到,你会用绘图跟设计软件吗,我下个月要举办一个交流会,你会的话你试着帮我筹备一下吧。陈斌斌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学习提高的好机会,他答应了下来,然后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疯狂的自学模式,利用一切空闲独处时间,自己买书、看教学视频,学习使用这些以前没有操作过的绘图及设计软件。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学就要学的精通而不是仅仅会用,最终,当交流会召开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熟练的帮教授绘图制作了。
这次的成功让他有机会跟随教授参加越来越多的活动,见识与经验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自身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最终,整个大学四年下来,他已经自学且精通了AI、ID、AR、SU、AU 等几乎全部设计类软件了。谈到这位教授,陈斌斌至今仍然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恩师,他教我的道理以及给我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一生。如果不是那一次机会让我养成自学的习惯,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一场跟自己的赛跑
02.恪尽职守,追求卓越,沉下心来做事
陈斌斌毕业后机缘巧合的进入了建筑公司,他也没想到,非建筑专业的他居然从此就扎根在这个行业里了,凭借着大学时期自学的电脑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在同事眼里,他一直是个很奇怪的存在,刚进公司,他就已经把自己看作骨干员工,提出了改进工作方法的意见,当过了试用期转正后,他已经站在部门主管的高度思考问题了,他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抱有极高的热情和兴趣,新技术、新工艺他总是第一个扑上去研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很容易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沉浸于工作本身,这种工作状态,使他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二位“贵人”,------朱旭航总经理,朱总极为欣赏这位自学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年轻人,不仅对他在人情世故方面的生疏不以为意,反而时常鼓励他保持学习的热情,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事物。对于初入职场的陈斌斌而言,朱总既是伯乐,又是恩师,更多的时候,他感觉朱总像一位严厉而又慈祥的长辈一样,督促着自己快速成长。
很快,只是普通员工的陈斌斌自己报考了一级建造师,安全B证,自修了第二本科学历、取得了中级工程师职称,一开始身边有些人笑他不自量力,这些证书是领导们要考的,他一个小小职员考这么多证干嘛,陈斌斌总是不以为意,对他来说,想到,就一定要做到,只要有目标,就一定要取得成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高调做人,低调做事大概就是说的他这样的人,每次考试,比赛,陈斌斌的大名总是名列前茅,而平时工作的时候,你却很容易就忽视了这个稍显沉闷不爱说笑的年轻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斌斌总是不断向更高目标冲击,几年的工作积累让陈斌斌快速成长起来。
直到他加入融兴,新的挑战开始了!
03.匠人匠心 不忘初心 享受奋斗的过程
2018年对于融兴集团来说是飞跃发展的一年,一家成立仅仅一年的企业,承接业务突破百亿,先后召开了市级、省级乃至部级现场观摩会,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这是值得庆祝的荣誉,而对于工程部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以及苛刻的时间表,尤其是18年10月至19年1月,三个月之内,连续举办省级、部级现场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陈斌斌却很兴奋,看着稍显凌乱无章的项目现场,“我心里有一个宏大的画面,我会跟大家把它一起变成现实。”陈斌斌无不激动的说道,
工程的同事们很快就体会到了他那种“忘我”的工作作风了,很容易沉浸在工作中的他,往往总是在项目上一蹲就是一整天,跟着他的同事不好意思提醒他就只能经常饿着肚子。
“这个砖的颜色不对,马上换掉。”
“门口这个logo要再高一点,这个颜色对比度要调一下。”
“整个大门效果太差、标准太低,重新设计并塑造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全新形象……。”
有一件事我事后采访项目部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们大部分人至今不知道这位整天跟他们一起日晒雨淋的人是什么职位,就觉得他很有主见,懂的最多,而且敢于担责,大家都服他,也愿意跟着他干。
日出月落,星月轮转,随着项目的不断建设,大家终于看到了陈斌斌中心的那幅画面了……
一系列观摩会的顺利召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天晚上,为之付出了几个月心血的工程部同仁相约庆功,却没有见到经理陈斌斌。
至今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他去了那里。
听到再次有人问起这个问题,陈斌斌忍不住笑了,他闭上眼睛回忆道,其实出来的效果对他来说,并没有非常满意,所以也没有心情庆功,那天自己一个人躲到了一个六号楼操作房,看了一晚上的星星。
“看来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一点点瑕疵。”
-------我忍不住问道
“我不是追求完美,我只是不想有遗憾。”
04.众志成城 荣辱与共 相信奋斗的力量
对于陈斌斌部门的同事来说,如果抛开工作,那他实在是一个完美的好朋友,对于朋友的任何困难和麻烦,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忙解决。而且内心细腻的他总是能无论职位高低的维护与每个朋友的关系。
但是到了工作上,他又仿佛换了一个人,对于没有执行好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决策,他吼起人来也一样不管你的职务资历。往往大庭广众之下能把人批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很奇怪的是,尽管常常挨骂,工程部的团队战斗力在集团里却是首屈一指,他们如同集团的特种部队,往往能在一周内辗转大江南北各个省份,披星戴月,日行千里,效率与执行力之高令人咂舌。当问起是不是怕他们经理批评所以如此拼命时,他们却反问到我,工作不就是这么做的吗,一件事做完了赶紧赶到下一个地方,其实工作有没有做好,自己心里最清楚,没做好就是自己没尽全力,那就是该骂嘛,工程不是一个人的事,绝不能因为我影响整个团队,再说辛苦,我们能有工地上的人辛苦吗?
就这样,陈斌斌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起,用一步步脚印踏遍了融兴的每一个项目,用一张张车票累计起数以万计的里程,见证了融兴集团从起步到壮大,短短两年从零到一百亿的傲人成绩,也见证了每一个凌晨三点钟的工地!
说起如何做一个领导者,他说他觉得没有那么复杂,人心都是相同的,你身先士卒敢于冲锋陷阵,那么员工就肯定愿意跟着你一起全力以赴,你制订的管理方法,敢于承担所有的责任,那就能保证大家能心无旁骛的共同努力,而取得的成绩,那自然是大家共同的成果,因为没有团队,领导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可能是我的要求比较高吧,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能永远保持学习和奋斗的姿态,努力影响身边的人,这是我作为他们的领导的责任,也是作为融兴人的义务!
其实总觉得陈斌斌跟融兴属于那种“情投意合”有缘分的人,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暗暗契合了融兴人“自律”的要求,而他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正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企业作风。纵观陈斌斌在融兴的奋斗与成长历程,一个有着优秀品德和突出能力的人才,总是能在融兴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适其位,人尽其能。
谈话到了最后,我还是不能免俗的问出了那句烂大街的问题。
“你有什么目标或者说梦想吗?如果有,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小的目标就不说了,如果说到梦想的话,这些年我一直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行业越来越发展缓慢,为什么无论是地产商还是建筑公司经营越来越困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你想出来问题在哪里了吗?”
“我不敢说我想出来了,但我知道有些事肯定是对的,而且必须尽快做,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成功建立一套成熟的覆盖上下游的信息化体系,打通供应商、渠道商的信息壁垒,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型。”
“可是这听上去是一个庞大而且可能需要奋斗很多年才能做好的工作,对于看不清结果的工作,意义在哪里了?”
陈斌斌笑了笑,“只要开始做了,那就肯定有做好的那一天,对我来说,奋斗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
问完最后一个问题,跟陈斌斌的访谈也就此结束,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总是感觉有许多熟悉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回想起这几天对他生活态度,工作作风的了解,不由得又想起了朱总在《兴声》中的那句话“企业也是讲三观的,三观不合却在一起工作,对彼此都是一种折磨。”朱总没说完的那句话大概是,而有着共同的奋斗精神,三观契合的人跟企业在一起工作,那便是“胜却人间无数!”我想。
一直觉得建筑行业的人身上都有种难以描述的气质,经过与陈斌斌几天的短暂接触,我才渐渐找到了一点点线索,建筑业的人,他们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他们不善言辞,因为土地与泥沙不会跟他们说话,但他们知道,实实在在的建设,扎扎实实的工作,那肯定就是没错的,那样的楼房才是牢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
我见过他们汗如雨下,席地休息而不以为意。我见过他们干活时争先恐后,拍照时却躲到角落时的不知所措。他们总是默默的做事,却羞于述说自己的付出。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他们觉得事情做完才休息这是理所当然,他们觉得干活不分工作日跟双休日是理所当然。因为理所当然,所以无怨无悔!
陈斌斌当然只是融兴无数建筑人中的一员,
也许他们大多数人的付出不为人所知,
也许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值一提,
也许他们也总结不出来奋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但我们都知道的是
他们,就是奋斗本身!
------向奋斗者致敬!
----------------------
因为理所当然,所以无怨无悔。
相关新闻